2014-12-18

2016年才是憲改的「機會之窗」

在大學通識憲法教育裡,總統制與內閣制優劣之爭經常是經典考古題。但在政治的場域裡,近半年來「內閣制」可謂是毫無登場機會的冷門詞彙。直到九合一地方大選中國國民黨慘敗後,「內閣制」這個長年爭辯不休的憲法課題突然再度躍上政治新聞版面,成為輿論思辯的熱門話題。

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人民權利的保障書。法國人權宣言第16條揭櫫「權利之保障未臻確實,權力分立制度未予釐定之社會,不得謂為有憲法之社會」,明確指出近代意義憲法應有的內涵。然而從憲法學理而言,中華民國憲法從頭到尾,無論在人權保障與權力分立制度方面,病徵非常複雜,造成憲政制度紊亂。至於1991年以後,以增修條文方式處理修憲,結果是約有1/4條文凍結且無恢復可能,但卻仍保留於本文,導致整部憲法前後不協調。尤其歷來憲改的焦點往往偏重在政府體制的修改調整,以滿足短期政治發展需要。不但未對政府體制問題進行通盤的檢討與修正,整部憲法的完整性與合宜性也無法建立,並衍生出許多憲政運作上的扞格與僵局。由此觀之,修憲固然有其絕對必要性。然而在政治時機而論,拋出修憲議題的中國國民黨,其實乃另有盤算,內情並不單純。

不妨以11月29日投票日作為分水嶺觀察,選前不聞不問,選後卻極力鼓吹內閣制,這個弔詭遽變足以驗證中國國民黨此刻拋出修憲議題,明顯只是亂人耳目的煙幕彈。亦即藉由炒作修憲議題,進而引出各式各樣包括:總統、內閣制、甚至國家定位與認同之爭,在社會輿論改而追逐新議題之焦點移轉下,藉以減低選後黨內民主改造乃至「黨產歸零」承諾跳票等壓力。更簡單地說,對於中國國民黨而言,此時大談「修憲」不過是企圖掩耳盜鈴的假議題罷了。

誠如楊憲宏先生於本報12月18日專欄「內閣制才是新世代台灣人的『政治最前線』」鴻文所指,這些熱烈的憲改課題討論,「最終還是要回到立法院來進行攻防」。翻開立法院行事曆,第8屆立委任期僅剩1年多,倘若再扣除明年底區域立委各自回防選區、爭取連任的空巢會期,除了一些相對已具有社會共識的修憲提案,諸如:降低投票年齡、修憲門檻、政黨門檻乃至人權條款增補等提案或許有闖關成功、交付公民複決的機會外,太過複雜性、爭議性的憲改議題,很難在短期內能有突破性的進展。

教育是百年大計,憲政改革工程亦然。不妨學學柯P「深呼吸、放輕鬆」六字真言。憲改也是「要穩健、忌躁進」,否則恐又重蹈昔日覆轍。如認紊亂的政府體制設計已不符當代台灣需求,如認考試院、監察院兩個憲政闌尾已備感厭煩,那麼現階段應該努力的短期目標,不在急於打造恢弘的新憲改藍圖,而在致力於讓真正有憲法意識的新總統於2016年大選時順利產生,同時更要促使信仰台灣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進步力量在國會成功過半,惟有如此,憲改的「機會之窗」才會真正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