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7

暴力青年馬同學

一九七二年九月某日,日本與我國宣布斷交,日方派遣時任外相的椎名悅三郎擔任特使來台說明原委,台北市一群憤怒的熱血青年集結於松山機場示威抗議。俟特使乘坐的公務車緩緩駛出之際,參與群眾立刻蜂擁而上拳打腳踢車輛,並以雞蛋襲擊之。據聞某馬姓大學畢業生扔出的雞蛋更精準砸中日使,該生三十餘年後還大方出書分享丟雞蛋的精髓在「不要緊張」,否則「握在手上不知不覺一用力就把蛋捏破了」。

一九七八年九月某日,該生赴美留學又夥同一群憤怒的熱血青年,至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辦事處前示威抗議,參與群眾不僅憤怒地向辦事處投擲雞蛋,更在大會上發表演說,宣判華國鋒和鄧小平死刑,接著還費心安排了兩名行刑者將華、鄧芻像公開「砍成碎片」,殺氣與魄力十足。

二○一四年九月某日,青澀的馬姓學生早已成為地位隆崇的英九總統。日前一席「最終實現統一」的賣台發言不僅令輿論譁然,更導致某顏姓大學生以《被出賣的台灣》一書向其怒擲,藉以表達憤慨。時空嬗遞、主客易位,倘若少年英九可穿越時空目睹此景,是否仍會譴責顏姓大學生此舉係「非理性的暴力行為」乎?

2014-09-26

馬王朝的檢察廠公們

去年9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連勝文勇於幫立法院長王金平打氣,一席暗諷馬政府乃廠公、錦衣衛橫行的「大明王朝」發言,曾備受各界嘉許。究竟我國法制水準是否已退化至專制王朝程度,檢方時而淪為追殺政治異己的朝廷鷹犬?只要複習「璟美冤案」始末,即知端倪。

話說2008年11月4日,檢方以「璟美案」名義將雲林縣長蘇治芬「未傳即拘」,並於同月14日展現超高效率將蘇治芬等人起訴,並具體求刑15年。從此開啟了蘇縣長漫長的「司法絞肉機」之旅。案經一審、二審法院都判無罪,檢方不服上訴三審遭最高法院駁回定讞,一路走完已是2013年1月的事了。2009年乃地方選舉最關鍵時刻,檢方選前直取縣長的霹靂偵辦動作,顯然對蘇縣長連任之路造成致命影響,因此迭遭輿論「干預政治」的指摘。

對此,當時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蔣得龍辯稱「有關東廠、錦衣衛、鷹犬等情緒性的發言,都誤導民眾而破壞法治」;雲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林文亮指出蘇治芬所涉弊案「豈只璟美」,並對一審判決表示樂觀等語。其中堪稱經典者,乃雲林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諸多俠氣沖天的凜然發言,諸如「我不是國民黨養的狗」、「檢察官不是司法殺手,不會亂咬人」、「抓人如抓牛,弄清楚公或母牛後,記得帶繩索;一旦抓到,就狠狠綁住,別被跑了,一定是證據確鑿,才會抓人」,甚至感慨指出「許多政治人物追求清明廉政,但一旦權柄在握就違背對選民的承諾,一旦被查獲就濫用民粹,指被司法追殺,令人遺憾!此不良風氣,全民要一起來改變,才能捍衛司法正義」云云,儼然以電視劇裡能飛天遁地的「廉政英雄」自居。

或許是天佑台灣,先有雲林縣睿智的選民不受蠱惑,於2009年12月用選票大打檢方左臉,官司纏身的蘇縣長居然以65%高得票率連任成功;後有明察秋毫的法官們用判決書大打檢方右臉,讓檢方從地院到最高法院一路敗訴定讞。檢方一手策劃的「璟美弊案」頓時成了意圖使人不當選的「璟美冤案」。追撫本案始末,所謂「東廠、錦衣衛、鷹犬」究竟是否只是誤導民眾情緒性發言?人民心中已有定見。檢察公信力長期低落不堪,怎會是一日之寒?

析言之,設若蘇治芬縣長乃「璟美冤案」裡的被害人,對於作為加害人的檢察官僚們,法律上是否具有能夠伸張正義的手段?答案是「NO」。本於「官官相衛」的潛規則,司法實務界迄今仍荒謬認為刑法第125條的濫權追訴處罰罪乃侵害所謂「國家法益」之犯罪,即便被害人飽受摧殘,亦不得對濫權起訴的檢察官僚提起自訴或告訴。檢察官僚有此「整人不用負責」的金牌在手,在加上「辦案不一定要當事人被判有罪,至少要讓他們得到教訓」的變態心理作祟,政治從來就不是管理眾人之事那麼單純,而是充滿風險的事業,尤其是對那些「政治不正確」的政治參與者而言,都要如明朝大臣般隨時被廠公們追殺整肅的心理準備。

文末附帶一言,叛逆的基隆市議長黃景泰業已愁困看守所,高雄市長陳菊則因「氣爆案」火速以被告身份至高雄地檢署應訊。又根據媒體最新報導,檢方近一周來已約談3批曾經手MG149帳戶的台大醫院內相關人員。為了不擇手段贏得選舉,馬王朝的檢察廠公們似乎又蠢蠢欲動起來了!

2014-09-19

「一直玩、一直玩」的政治擬態遊戲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生物學上所謂擬態(Mimicry),是指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獲得與另一種成功物種相似的特徵,藉以混淆他方的認知,進而遠離或靠近擬態物種。某些掠食者懂得善加利用優勢,隱藏身體輪廓,使獵物察覺不到,因而大幅提升了獵食成功率。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乃至於真菌等,都有使用擬態的研究記錄可稽。

打開台灣政治史,在競爭激烈的選舉裡,政治人物大玩擬態遊戲,藉以接近選民、博取民心的案例實在不勝枚舉。其中最為成功的經典案例,莫過總統馬英九2007年7月開始展開的「long stay」計畫。茲節錄相關新聞片段如后:「向來愛吃香蕉的馬英九基於幫助蕉農的使命感在路邊買香蕉」;「買下攤販所有竹筍包,分給媒體、隨行人員甚至是路過民眾品嚐」;「戴起斗笠體驗施肥耕田」;「戴斗笠、穿雨鞋下田。在農民指導下坐上板凳拿起鐮刀割油菜,認真做了40分鐘,全身汗流浹背」;「開耕耘機犛出一畦好菜田,並從農民『抓穩方向,眼視前方,勇往直前』這句話悟出治國哲理」;「幫長者挾菜,幾粒松子掉在桌上,也一粒粒撿起來吃」;「隨身攜帶環保筷的環保觀念,令人折服」..。姑且忘記台灣新聞界有「置入行銷」、「業配」這種闇黑交易存在,有此兼備仁君所有德行的「人間極品」出馬競選總統大位,難道不是萬民之福、天佑台灣乎?隔年3月總統大選揭曉,馬英九果不其然以765萬餘票高票當選,「long stay」可謂厥功甚偉矣!

曾有論者坦率分析,「long stay」計畫乃馬陣營冀望通過空間的置換,解構馬英九被深深烙印的階級印象,以及強化其「原鄉精神」的本土形象。更簡單的說,就是要讓馬英九身上沾些泥土、多些土味兒。這些都屬於「虛擬」,但在真假的辯證中,卻轉為「真實」。長久下來,選民失去了分辨真假的能力,把假的當成真的,把真的懷疑為假的。大哉斯言矣!的確,被媒體華麗營造的政治明星一旦大願成就,卸下擬態模式後,無論是「我把你當人看」的階級傲慢抑或「油電雙漲」的殘酷決策,不過是朱高正當年一席「政治只是高明騙術」下註腳罷了。

文末,言歸正傳。中國國民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日前跑去寧夏夜市賣起豬肝湯。幕僚誠實表示,這個所謂到各行各業學習的「Working Stay」乃馬總統親自傳授的選舉戰略,亦即當年「Long Stay」的2014年台北市翻版。或許依據府院黨政層峰的政治盤算,在媒體寡頭壟斷的畸形環境下,「一直玩、一直玩」的政治擬態遊戲,迄今仍是營造虛擬親民形象、擔保階級利益的有效伎倆。

2014-09-16

「九月政爭」週年祭

立法院於上週五(十二日)正式開議,就在前一天,中國國民黨上週四(十一日)於中央黨部舉行立法行政部門議事運作研討會,席間行政院長江宜樺與立法院長王金平彼此面帶微笑,握手致意。如此愉悅景象,幾乎讓人遺忘腥風血雨的「九月政爭」已忽屆週年。

遙想去年九月八日,總統馬英九由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陪同開記者會。馬總統一面以「侵犯司法獨立最嚴重的一件事」、「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沒有灰色地帶,不容猶豫妥協」等重話譴責王金平,另一方面則連珠拋出「如果這不是關說,什麼才是關說?」、「如果這件事沒有一個交代,那豈不意味著立法院長關說司法個案沒有關係?」、「如果我們不能嚴正面對這樣的弊案,台灣將走上無限沉淪處境」等傳頌一時的「如果」句型政治金句,成為世界憲政史上總統公開放狠話指摘同黨籍國會議長的罕見戲碼。對照馬總統今日對劣油案溫良恭謙的平和態度,王金平似乎比強冠公司的惡德商人,更可恨千倍萬倍。

「九月政爭」作為一個司法訴訟案,其實從去年馬總統未能藉開除黨籍手段將王金平「一擊必殺」,繼而中國國民黨不再對台北地院裁准王金平繼續保留行使黨員職權的假處分提起抗告之際算起,早已顯露敗象。到了今年三月間台北地院先後對王金平確認黨籍存在案與前檢察總長黃世銘洩密案分別作出王金平勝訴及黃世銘有罪判刑的一審判決後,除非司法院今年六月旋即拔除台北地院承審法官張瑜鳳庭長資格的「秋後算帳」奧步對高院承審法官產生「寒蟬效應」,否則今年九月底預計宣判的二審判決,應可望仍作出維持王金平勝訴的結果。

翻閱黃世銘洩密案一審判決書,筆者驚訝發現在黃世銘呈給馬總統的專案報告裡,其中就王金平相關法律責任研判部分,先後記載為「違反立法委員行為法第十七條,至其有無刑事責任尚待查明」(專案報告底稿)、「依目前事證,尚難認其涉有何刑事、行政責任」(八月三十一日報告)及「依目前事證,尚難認其涉有何刑事責任,至於有無行政責任,事涉國會議事自律範疇,司法機關不宜介入」(九月一日專案報告)。由此可見,馬總統於發表前述「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最恥辱的一天」名演說的前七日,原來其早對王金平不涉刑責的法律研判了然於胸。令人百思莫解的是,馬總統明知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腳,卻又自信滿滿地企圖運用黨主席地位消滅同黨籍的國會議長,最終導致在政治上與法律上俱落得節節敗退下場,總統尊嚴與檢察威信亦隨之陪葬,令人欷噓。究竟箇中原因為何,仍待後世史家解密。

猶記馬總統曾許下豪語,想要在第二任期裡追求所謂歷史定位云云。雖然距其任期終了還剩下六百餘天,但荒腔走板的「九月政爭」,當已足讓總統先生得償所願矣!

2014-09-15

馬語錄:「台灣民主最...」

週日於嘉義市舉行的中國國民黨全代會中,馬英九主席指摘在野黨排斥異己、羞辱官員、選擇性玩法,乃「台灣民主最大的危機」云云。猶記得去年九月八日馬總統才以「台灣民主最恥辱的一天」,公然羞辱同黨籍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這種動輒將「台灣民主危機」的聳動大帽子往旁人頭頂上戴,卻對自己完全執政下府院高層悖離民意、導致民怨四起的事實選擇性遺忘,根本是鄙俗的政治抹黑伎倆。

誠如學者指出,在馬總統完全執政結構下,國家重要政策的決定不再是由國會以理性討論辯論所形成,而是由少數黨政層峰密室決策後,再交由行政院從政同志推動、立法院從政同志護航。若有不從,則動輒以黨紀、喪失提名機會、選舉金援乃至開除黨籍等諸多手段相要脅。

要之,在兼任黨主席的總統透過政黨掌握行政、立法結構下,所有國會通過的重要法案俱由總統實質支配,儼然是「超級總統」,黨意凌駕民意,國會制衡機能幾乎喪失殆盡,莫怪行政和立法的運作與民意漸行漸遠,人民積怨日深。今年三、四月間太陽花學運的風起雲湧,就是公民社會對政府漸趨獨裁化所做的自救式抵抗。儘管如此,以馬總統為首的黨政層峰迄今依然罔顧廣大民意而企圖儘速推動服貿、自經區等各種高度爭議性法案,令人浩嘆。

距馬總統任期終了還有漫長的六百餘天,威脅台灣民主的最大危機,或即存焉其間。

2014-09-12

誰的希望 誰的種子

中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11日發表首隻電視廣告〈散播希望的種子〉,前半段以「如果我很有錢」為命題,首先由一群年輕人配角各言爾志。有人要大賭一場、摟金髮妹、有人要每天購物、有人要環遊世界、吃遍米其林餐廳、有人要住信義區豪宅、炒房炒股….答案五花八門。接著後段再以家財萬貫的主角「不用吃力不討好」參政為訴求重心,點出主角參選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崇高地希望「在市民心中,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連家三代累積鉅富資產,連勝文一向備受寵愛。二十三歲時,名下即持有資本額一億八千萬元的家族企業「永勝投資公司」股票兩千股,比當時登記為董事長的鄭耀明還多上一倍。三十歲時,中國的南方日報將連勝文、李澤楷、蔣國明、陳文琦等四人稱為「港台四大鑽石王老五」,並形容其為「雖連戰未能當選台灣最高領導人,但憑著幾十億上百億的家產和在國民黨的影響,他的長子連勝文仍是台灣最受矚目的單身漢」云云。要之,世家公子連勝文倘若繼續投身商界,憑先人累積的豐厚資產與人脈,當能繼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然而一旦選擇投身選舉,權貴身份則淪為參選的致命缺陷。連勝文這支廣告大膽地逆向操作,在看似對住豪宅、摟金髮辣妹、吃喝玩樂…等負面形象大抵概括承接下,進而轉守為攻,企圖營造善心富三代挺身參政,賜福百姓的純潔良善形象,這則競選廣告可謂用心良苦。

暫且抽離激烈的台北市長選舉,這則競選廣告拋出了一個有趣提問:「權貴後裔為何選擇投身選舉、踏入政壇?」如前所述,廣告裡給的官方說法是「種下希望的種子」,甚至可更簡化成為「因為愛」。這種感性訴求存乎候選人一心,無法驗證。倒是有另外一種比較世俗的權貴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觀點,可用來詮釋這個現象。

權貴資本主義的奧義在於金錢與政治的共生關係。私人資本與政府權力互相勾結,使得本應照料全民福祉的政府,淪為私人資本恣意擴張的保護傘。在此脈絡下,由於豢養政治代理人掌控不易,風險甚高。然而權貴階級一旦在政治場域裡失去發言權與影響力,輕則對其既有事業財富造成不利影響,重則易招致政府取締甚至牢獄之災。由是觀之,權貴後裔挺身參選,雖可如電視廣告般脫俗地詮釋為「幫市民種下希望種子」的善行義舉,但亦可世俗地將其看做是「Z>B」的自利政治算計。

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今年三月所做的「全球權貴資本主義指數評比」結果顯示,台灣在二十三個國家中排行高居老八,前面兩名是菲律賓與墨西哥,後面三名則是印度、印尼與阿根廷。這個官方絕口不提的國際排名意指為何?這個問題正挑戰著台北選民、尤其是年輕選民的網路資料檢索素養。

2014-09-06

良心事業不能只靠良心

中秋前夕全台驚爆劣質豬油危機,多達二百卅五家廠商遭波及。消費大眾一面怒退黑心商品,一面搶買芭樂、花椰菜解毒自救。繼瘦肉精、塑化劑、棉籽油等事件後,台灣人民又再次身陷食安恐懼之中。

上個月底,行政院甫歡喜公布自己編造的「國民幸福指數」,其中台灣在所得與財富領域表現頗為亮眼,在亞洲國家中甚至超越日本、韓國。又根據這份報告分析,「物價長期偏低」是台灣幸福指數排名推升主因。如今觀之,猶如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整個事件最應譴責的,除了罔顧人民健康的惡質商人外,更有一向只重形式、務虛不務實的顢頇官僚。整個「食品良好作業規範」(GMP)認證制度乃經濟部主管,綜觀GMP申請認證流程,無論是:資料審查、現場評核、產品檢驗,乃至於後續的追蹤管理,相關法令規範雖大抵粲然大備,但在具體落實上,卻又寬鬆潦草,破綻百出,莫怪食安危機層出不窮。

連人民的基本食安都無能捍衛的失格官僚,還有什麼資格跟人民談幸福指數?上個月那份超越日韓的「台灣幸福物語」,不妨藉此契機與劣質豬油一併回收銷毀,以免繼續貽笑國際。

2014-09-03

軍公教福利​國下的「退官第二春樂​園」

日前媒體披露,由行政院農委會全額捐助成立的農業科技研究院以去年甫退休的農委會處長葉瑩空降轉任院長,領取近十九萬高薪,其情節猶如欣字輩瓦斯公司高層充斥退將的翻版。儘管面對外界指摘,當事人以「薪水與人事案經董事會通過」等語辯解,而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亦以「一切依法辦理」輕鬆帶過。隨著時間流逝數日,這則攸關納稅人公帑去向的新聞似乎很快遭人遺忘。退官們穩座政府外圍組織要職,安心領取優渥厚俸。此種愉悅景象,不負台灣作為「軍公教福利國家」之美名。

族繁不及備載的政府外圍組織由於享有用人不受公務人員法規限制之便利,經費預算亦能規避議會監督,成為政府施政之地下管道,一向受到政府歡迎。其中退官轉任政府外圍組織的現況與亂象,相關學術研究可謂汗牛充棟。簡單來說,可用諸如:「政府白手套」、「酬庸退休高階文武官員的養老院」、「績效不彰」..等負面詞彙加以詮釋。

根據去年十二月中旬監察院提出的糾正文披露,一百六十八家公設財團法人中,居然有高達三十三家之董監事或總經理等重要職務,係由行政院所屬相當公務人員簡任十職等以上之退休人員擔任,占比近達二十%,如再包括其他由簡任十職等以下擔任者或由現職政府機關人員兼任者,比率更高。至於在薪資部分,這份糾正文更指出,退休官員支領月薪高於五院院長月薪(三十二萬餘元)者有五人;高於五院副院長月薪(二十一萬餘元)者有十五人;高於各部首長月薪(十九萬餘元)者有六人;高於各部政務次長月薪(十六萬餘元)者有二十三人;高於或相當各部常務次長月薪(十四萬餘元)者亦有十七人。可惜的是,任憑外界如何嚴厲批判,政府依然堅持罔顧民意,繼續以高薪供養這些根本無庸納稅人過度照顧的退官們。

從2000年九月起法務部著手研擬「財團法人法草案」起算,今年已邁入第十四個年頭,相關草案早已草擬完竣。令人憤慨的是,行政院網站「送請審議尚未完成立法程序法案清冊」(截自今年八月底)裡雖洋洋灑灑列舉二百八十八個待審議法案,其中「財團法人法草案」卻遭刻意排除。究竟是哪些「稅金小偷」在杯葛法制化、繼續縱容公設財團法人淪為退官「第二春樂園」的亂象蔓延?答案已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