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9

呼叫尹政委 速向馬辦報到

瀏覽行政院網站政務委員名單,尹啟銘乃排行第一的首席人物,負責督導包括:經建會、財政部、經濟部、主計處、央行、金管會及陸委會等經貿相關部會,重要性不言而喻。又政務委員乃特任官,參照政務人員給與表,其地位與部長相當,月薪近二十萬元。納稅人每月雖花費鉅額供養,倘若尹政委努力帶領部會拼經濟,也是全民之福。惟觀察尹政委近來醉心於筆戰群雄的表現,應值全體納稅人警覺。

筆者統計從今年六月迄今,尹政委在行政院網站發出超過六十篇新聞稿,不僅產量驚人且內容嗆辣,早已逾越政務官辯護政策範疇。尹政委以首席經貿政委隆崇的地位,卻自甘淪為馬辦筆戰寫手,那是其個人選擇自由,旁人固然無權置喙。但是尹政委拿國家的薪水,卻積極作黨的工作,這種吃國庫豆腐行徑乃典型的「黨國不分」。尹政委若要繼續熱衷為黨喉舌,請立即卸下政委職務,向馬辦報到。區區二十萬元政委月薪,對黨產深不可測的中國國民黨不過是九牛一毛,一向自詡「懂經濟」的尹政委當知之甚詳,毋庸擔心。

刊於:台灣時報/頭家心聲/2011-9-30

總統府政見會

國民黨召開「黃金十年」政策說明會,馬先生以總統候選人身分,高談「四個確保」與「八項願景」。這些支票能否博取大眾信賴,回顧過去三年績效,台灣人民應已有公斷。但馬先生此次以總統府當作選舉政見發表場地,則是開了自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施行迄今最荒唐惡例。

按公務人員不得動用行政上可支配運用的公物、公款、場所、房舍及人力等資源支持特定政黨,此為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九條所明定,亦為廉政的基本要求。總統要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談的應只能是國家大事。若要以政黨候選人身分暢談競選政見,依法不能使用該場所、房舍及人力等資源,此為當然之理。

馬英九以國家元首之尊,居然帶頭違法,實在令人難以卒睹。筆者籲請廉政署應立即介入,俾彰顯司法正義。倘若新設立的廉政署對此大案裝聾作啞,那麼所謂「廉政英雄」稱號,恐只是純屬戲劇效果的空想罷了。

刊於:自由時報/自由廣場/2011-9-30

2011-09-26

把妹法官 記過了事?

法院內有套神秘系統,法官只要輸入姓名,就可立刻呼叫小老百姓稅務、車籍、勞健保、電話通聯、金融帳戶及戶役政等敏感個資。這套系統是法官辦案公器,但近日查獲高院庭長陳貽男公器私用,拿來作為個人徵信甚至把妹相親的超級Google,讓人瞠目結舌。
本案後續值得關切之處,在於司法院人審會將以什麼手段「清理門戶」。若只是遵照高院自律委員會建議記過了事,恐有違社會觀感與人民期待。納稅小民用高薪供養法官,甚至賦予終身俸的特別優渥權利,其目的在於換取法官落實包括:高尚品格、慎行、勤慎篤實執行職務等明記於法官守則的特別高標義務。
陳庭長濫用公器、窺探個資行徑,恰成違背法官守則的負面教案,殊不可取,顯已不適任法官一職。為維繫司法公正形象與法官尊嚴,若陳庭長「非常慚愧」發言非事後杜撰之詞,就不應再等司法院記過處罰,當下就要知所進退。

2011-09-25

新聞自由連三年倒退的兇手

「台灣已沒有新聞自由阻礙」,此話是馬總統昨天出席國際新聞協會年會的公開發言,聽了讓人毛骨悚然。

在台灣民主化過進程中,不受政府豢養操控的獨立公正媒體扮演相當重要角色。遺憾的是,這個得來不易的新聞自由成就,自馬政府執政後,猶如自由落體般直線下墜。不僅讓中央社、央廣等國家媒體的公正性格幾乎消失殆盡,也利用公帑大搞置入性行銷,讓許多民間媒體再度淪為威權政府的傳聲筒。

此外,馬政府還刻意坐視特定媒體帝國獨大,扼殺媒體內容多元性。顯而易見地,政府本身就是新聞自由的最大阻礙,莫怪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評價台灣新聞自由連續三年倒退。國際新聞協會袞袞諸公,實應多關注台灣新聞自由問題才是。

2011-09-23

人事局「踴躍收看」函 絕佳行政中立負面教材

行政院人事局日前發函各機關,鼓勵公務人員踴躍收看中天新聞台「最後島嶼」紀錄片。就法而論,人事局發出的公函,其性質屬於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第九條第二項所稱的「行政資源」。於此值得深思者,在於官員是否有權依個人好惡動用行政資源「鼓勵」公務員下班收看特定節目。
倘若依人事局「沒有不中立」的寬鬆觀點,則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就可大方發函鼓勵員工下班多看三立、民視電視台節目;篤信佛教的長官亦可基於「人在公門好修行」善念發函鼓勵同仁下班看慈濟大愛台。如此無限延伸下去,豈不天下大亂,行政中立原則毀於一旦。
「營造廉能公正的行政團隊,提供全民第一流的公共服務」是人事局於官方網站上標榜的願景,如今自打嘴巴,發出這種破壞行政公正的不入流公文,堪稱行政中立的最佳負面教材。

2011-09-01

資料庫告訴你:九二沒有共識

馬總統日前於颱風天開記者會,話題不是救災安民,而是針對九二共識對蔡英文提出質疑。這種「苦民所苦」方式,不愧為人間極品。如此低階的問題,其實檢索資料庫就可解答,馬政府上下耗費極大行政資源爭辯此問題,真讓納稅人淌血。

以「九二共識」當作關鍵字,姑且於聯合報、聯合晚報、經濟日報與商業週刊等資料庫搜索,可以發現每筆談到九二共識的資料,刊登日期都在二○○○年後。

尤其是聯合報的最早兩筆資料,還是二○○○年五月卅日陸委會主委蔡英文提到「九二年協商沒有共識」及同年六月三日陸委會副主委林中斌強調「強調兩岸九二年若有共識,指的是各說各話」。

至於商業週刊首筆資料刊於同年十一月六日第六七六期,其中亦提到當時國內為了九二共識吵得不可開交的情形。

若一九九二年真有共識,國內媒體豈可能在八年期間完全空白,直到二○○○年政權輪替後,才以藍綠爭論開場與台灣人民相見?政治或許會騙人,但歷史真相卻不會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