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1

速評高中歷史課綱草案

爭議背景

   高中歷史課綱草案於2010年9月13日上網公布於歷史科學科中心網站,其中被媒體關注議論的焦點,可歸納為兩點:其一為中國史與世界史比重變化,一方面增加中國史的授課時數,由1學期增為1.5學期,另一方面世界史則由2學期減為1.5學期;其二則為台灣史部分,雖維持1學期,但上溯到三國時代的東吳與隋代。

   對於前者比重調整爭議,歷史課綱修訂專案小組召集人、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黃克武辯稱,中國史比例增為1.5學期是專案小組的決議,而專案小組委員王曉波亦認為此是正確方向,因為「中國史超過4,000年,過去只用一學期來教,老師為了趕課,常常講二句話就走過400年,像話嗎?」。另媒體指出有不具名的課綱委員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管喜歡、討厭或憎恨,都須對中國有所了解,無法置之不理。至於後者台灣史上溯三國爭議,王曉波指出,中央研究院院士凌純聲、郭廷以及曹永和三人的論點認為台灣史溯及三國,但史明、柏楊等認為不是,為了妥協,所以新歷史課綱上就說台灣史是否溯及三國仍有爭議。但王曉波亦表示「台灣史原本就上溯至三國,反對的人是『書沒讀通』」。

速評高中歷史課綱草案

   環繞在高中歷史課綱草案的爭議,除上開輿論集中的兩點外,若干被忽略的課題,亦有一併通盤回顧檢討之必要。以下分而述之:

一、高中台灣史:民進黨政府被遺忘的政績

   有關歷史教學的本旨,應該由自己腳下的鄉土展開,由近而遠向鄰國乃至於世界開展,這是不用依賴歷史學者開示,一般人應可輕易瞭解的基本常識。然而在過去,台灣以大中國為本位的歷史教學,長久以來卻一直悖離這個常識,在過去的高中歷史課本中,台灣史向來為中國史的附庸,造成數十年來莘莘學子對中國史倒背如流,對台灣史卻認識淺薄的怪現象。在民進黨執政下,從2007年9月開始,我們的教科書才首度以學子的生長環境為出發點,將台灣史獨立成冊授課,形成教育內容的規畫以台灣為中心,再擴及中國、亞洲與全世界的「同心圓」史觀,藉以導正長久以來的誤謬。即便是2008年5月政權再輪替,同樣高喊「愛台灣」的馬政府縱使有意將歷史教育透過對中國史比重的增加而再向中國方向傾斜,亦不太可能一夕間將既定的政策推翻,廢除已獨立成冊的台灣史。歷史教育逐步走向正常化,民進黨政府,特別是被當年遭媒體妖魔化的前教育部長杜正勝,可謂功不可沒。

二、中國史比例增加的合理依據?

   民進黨執政時期,高中歷史課綱(通稱九五課綱)時間比重的分配為:世界史(2學期)>台灣史(1學期)=中國史(1學期)。本次掀起議論的高中歷史課綱草案,時間比重分配則改為:中國史(1.5學期)=世界史(1.5學期)>台灣史(1學期)。換言之,台灣史比重不變,但中國史比重增加,而世界史的比重隨之減縮。如上所述,該決定乃出自於專案小組的「決議」,然而縱使在民主程序的包裝,仍不能擔保該決定的合理性。析言之:

(一)一學期不夠教中國史?

   1學期講授中國史到底「夠不夠用」,關鍵不是取決於中國歷史的長短,而是取決於教材的規劃。若企圖將中國歷代各朝興衰都予以詳細介紹,猶如筆者20年前高中時代被灌輸的歷史課本一般,則1學期的課程規劃的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倘若只是要讓學子在1學期內對中國歷代建立鳥瞰式的瞭解,則許多龐雜、細節性內容,都可自綱要重點割捨排除。若學子要獲取進一步專業知識,則可在大學階段進入歷史相關科系就讀或選修相關通識課程。基此,以中國史超過4,000年作為延長授課比重的理由,實難具說服力。

(二)中國無法置之不理?

   承前所述,某位不具名的課綱委員另舉「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無法置之不理」,作為延長中國史授課比重的理由。對此觀點,筆者深感莫名其妙。我國高中歷史教科書時間比重的分配,跟世界經濟體排名有何實質關連?倘若做生意也要熟讀對方歷史的話,則國內生產毛額(GDP)佔世界總額25%、貿易額佔世界10%,不但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國際強權、世界警察的美國,則其200多年的歷史豈不能更置之不理?要之,以課綱委員拿該國「經濟表現」作為延長「授課比重」的理由根本是不倫不類,從行政法觀點來看,顯屬「不當的連結」。

(三)課本提及台灣史上溯三國爭議的必要性?

   引起歷史學門論戰的台灣史是否上溯三國時代的爭議,從史學而論,縱使這是個各說各話的爭辯。惟如從課綱草案內容所示,這個相關爭議其實是置於「早期台灣」單元項下的「台灣的史前文化與原住民」主題內討論,是以究竟該不該把上開爭議納入高中歷史教科書,其實可另從該爭議是否與契合單元主題來切入觀察。若本此意旨,則課綱設計令人不解的是,台灣的史前文化多采多姿,原住民族複雜且多元,在課程有限的篇幅內,欲將台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兩大重點作完整的介紹已屬相當高難度的挑戰,為求契合單元主題,有關三國時期東吳與隨代有關臺、澎文字記錄的史學爭議,在介紹台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的上位概念之下,這個信度可疑且屬於旁枝的內容,其實應留給大學教授於課堂或期刊論文裡爭辯筆戰即可,根本毫無在高中歷史課本一併討論的必要性。黃克武召集人雖也承認這段歷史仍有爭辯,但納入課綱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及「讓學生了解歷史多元歧異」。但值得繼續追問的是:第一:連大學教授間也無定見的爭議,難道期待高一學子在課堂上討論出什麼名堂?此舉根本逸脫高中教科書編纂的常軌。第二:倘若主政者「真心誠意」要讓高中生接觸歷史的多元歧異,則除了千年前「夷洲、流求是不是台灣」爭議外,許多更饒富趣味、且更接近現代的歷史歧異觀點,諸如:蔣介石當年「復行視事」、「宣布戒嚴令」的合法正當性疑義、台灣定位未定論……等更有讓學生接觸的價值,然而在課綱草案中,卻又回歸教科書常軌,對於這些爭議課題略而不談。前後兩相對照,黃克武召集人的說法不無前後矛盾、難以自圓其說的情形,莫怪招致外界指摘馬政府企圖藉此強銷統派思想。

(四)中國還是中共?

   在課綱草案中國史「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單元裡,將「中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在通俗用語上,許多人由於往昔受黨國威權體制教育影響,很自然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呼為中共。然而從法律觀點來說,法律用語應力求精確,而所謂「中共」乃「中國共產黨」的簡稱,語意上並無指向國家的餘地。無論採取社會主義體制或西方民主憲政體制,政黨是政黨,國家是國家,即便國家由某一政黨一時或長久、甚至永久執政,在法律上也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錯把政黨當國家。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目前採取共產主義的國家,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還包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古巴共和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等四個國家,我們既不稱這些國家為韓共、越共、古共、寮共,則何以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共?這個明顯的誤謬,在歷史專家學者組成的專案小組裡,似乎不見有人提出質疑,或許在未來,筆者建議除歷史學門外,該專案小組應適度融入法律、政治乃至於其他相關學門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討論,俾減少類似誤謬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