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李登輝與第二次民主改革

適逢地方大選日漸逼近,媒體充斥著候選人言行報導。遺憾的是,或許受數位資訊爆炸影響,名言金句、嗆辣發言加上小編文化,已逐漸取代往昔的政見白皮書,而成為新時代選戰的主流。適逢李登輝總統辭世屆滿兩週年,其所提出的「第二次民主改革」理念,值得吾人吟味再三。

「李登輝流」政治改革理念,不是由政治頭人邀集學者專家在會議室裡共商國是那麼簡單。二○一二年間李登輝用一年多時間,一路由屏東向北,到台灣各縣市訪問,拜訪士農工商、參觀市政建設、關懷社會福利等等不同面向,藉由走入基層、直接面對人民,找到解方。

在走了台灣一圈以後,李登輝不諱言指出,地方無法健全發展的原因,在於「過去政府為反攻大陸,國家資源過度集中在中央。另外,地方的財源以及可利用的資源非常欠缺,地方政府無法發展地方的產業;財政稅收的分配不公平,地方自有財源嚴重不足…長期在中央集權下,地方教育失去自主性,無法培養地方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加上地方政府人事職等過低,造成人才集中在都會地區」。

有關中央地方失衡問題,李登輝則論及「凍省之後…地方仰賴中央的補助,欠缺財政自主的能力,造成地方無法建立負責任的財政制度;…長期的重北輕南,重都會輕鄉鎮,造成整個國家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在「六都」升格後,這種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將會更加惡化,變成『富都越富,窮縣越窮』的情形」。

李登輝呼籲第二次民主改革,有三大方向,首先是區域均衡發展,全國各地區都有發展機會;其次,資源公平分配,讓各地人民享有同樣基本福利;最後,把權力還給人民,讓政策由人民真正意願來決定。具體而言,又可歸納如下:

中央應釋放權力:中央應該將更多的權力釋放交給地方,地方有能力執行而不妨害到國家整體利益的事項,應該逐漸移交由地方政府及人民決定。如此政府的政策將可以更貼近民意,也讓人民因為影響力及和本身利害關係的提高,而更熱心參與決策與監督。

主張國土重劃:「六都十六縣市」的現狀應該要思考調整為七大區域,讓「台北、新北、基隆、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以及「花蓮、台東」合併一區,連同「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在內,分成七大區域唯有在合理的國土與區域計劃下,才能達到有效的分權與治理,並進一步解決「富都越富、窮縣越窮」的問題。

落實地方自治加強公民監督:地方自治必須要有健全的、代表民意的監督者而非利益的要脅者,地方局部地區和局部事務,可研究思考由該地區及相關之人民進一步自治。

為讓憲政體制的根基更為鞏固,李登輝將改革重點朝草根轉向,這個路徑設定也恰好也呼應了「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政治」(All politics is local)名言。隨著李登輝辭世,以地方自治作為改革的倡議,殘光卻轉趨黯淡。與其汲汲於追逐政治人物言行與更迭,社會公眾更應稟持「第二次民主改革」理念,將更多心思放在地方自治制度的檢討與重整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