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逝世於一九七五年,但有關於其在各公共空間遺留的銅像去留,到了二○二二年十月當下,卻依舊是個政治爭辯話題。近日退輔會新聞稿除重申「支持轉型正義,但反對拆除蔣介石銅像」立場外,又拋出「蔣介石如父說」,令人訝異。
尊重當事人本人意願,是一個相當基本的法律原則。蔣介石在世時,本人怎看自己的銅像聳立各處呢?查國史館於二○一五年四月發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共十二大冊,相當完整且全面地記載了蔣介石一生事蹟與心路歷程。筆者發現裡面先後共有三次提及蔣介石對設置自己銅像的看法,值得觀察分析。
首先,在一九四四年三月廿二日,人在中國安徽省黃山的蔣介石,電中央軍校教育長萬耀煌,略曰:「聞軍校擬鑄立中正銅像,際茲抗戰期間,物力維艱,此種不急之務,應即停止進行。即已鑄成,亦應妥為保管,暫不樹立,如違嚴懲。」等語。
接著,在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一日,人在高雄的蔣介石,於日記中自省「臺北基隆道口松山機場岔路口銅像於生日揭幕,此實浪費招搖之事,以後應嚴禁在生前再建製銅像也。」
最後,到了一九五八年十二月,蔣介石在本月反省錄裡,又再次提到松山機場口銅像,寫道「中正路口之銅像徒招注目,無益而有損」等語。
綜觀以上三次蔣介石對於銅像的看法,由「暫不樹立,如違嚴懲」、「浪費招搖之事」、「徒招注目」、「無益而有損」、「以後應嚴禁在生前再建製銅像」等語可知,蔣介石本人對豎立銅像之事頗為反感。
一九七五年四月蔣介石逝世後,行政院迅速訂定《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於全國各地廣建銅像分身之舉,充其量不過是後代不肖黨政層峰的集體性逢迎馬屁作為罷了。倘蔣介石棺中有知,當有強烈的失落感。
誠懇的呼籲退輔會層峰。真的憐惜如父般的蔣公,就要深刻體悟先生身前對鑄立中正銅像的態度,將所轄四十餘個銅像的儘速移除,才是正確理解尊重蔣介石的情感的孝順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