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地方大選,使得各縣市地方首長產生大幅更迭。諸多沈寂一時的地方公共建設議題,也再度浮上了公眾輿論。一個最新發展,就是隨著政權由綠轉藍,澎湖縣政府停頓4年多的「澎湖大倉島媽祖巨神像」計畫,要不要繼續進行?
王乾發的未竟之業
媽祖信仰,在台灣擁有相當攸長的歷史。尤其進入本世紀後,台灣地方政府掀起一波拿公帑建造媽祖巨神像風潮。首先是連江縣政府於南竿鄉建構的媽祖宗教文化園區。這個於2013年啟用、斥資超過2億元的公共建設,矗立著高近30公尺的媽祖巨神像,乘著船型瞭望台遠聎大海。姑且撇開憲法宗教信仰平等與自由意旨,以及司法院釋字第490號「國家不得對特定之宗教加以獎勵或禁制,或對人民特定信仰畀予優待或不利益」見解不談,連江縣縣政府官方網站介紹,謹恭錄如後:
馬祖除了是世界唯一有媽祖靈穴之地,島上還有「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內有全世界最高的媽祖石神像。相傳農曆9/ 9是媽祖得道昇天的日子,馬祖每年在此時都會舉辦「媽祖昇天祭」活動,遵循古禮的祭祀大典隆重盛大。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內還有全球唯一的媽祖神轎祈福坑道,據說當時為了要在園區內找地方放媽祖神轎,擲杯請示後,媽祖指定了放神轎的地方,工人再開挖時意外發現底下有個戰備坑道,恰位於媽祖巨神像下方,坑道入口處上方剛剛好能安置媽祖神轎,尺寸一分一毫不差,簡直就是為神轎所打造。遊客來到這裡可如鑽轎底般低頭通過,從坑道另一頭出來就能受到媽祖的保佑。
為了不讓「NO.1南竿媽祖巨神像」專美於前,同屬離島的澎湖縣政府,國民黨籍縣長王乾發於2011年12月提出《澎湖大倉島媽祖神像暨週邊設施》規劃報告,其中表示:媽祖為大家最普遍信仰、結合現在與傳統發展觀光旅遊等理由,擬於大倉島上設置「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企圖建構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神像高48公尺、基座高18公尺,總高度66公尺),並希望藉此庇佑所有民眾平安,形塑國際級觀光景點、促進澎湖觀光產業發展,造福澎湖鄉親云云。
至於經費部分,本案所需總經費大致分為兩部分,包含媽祖園區基礎工程2.5億元及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園區基礎工程部份,澎湖縣政府擬以離島基金、中央計畫型補助經費挹注以及縣府自籌方式因應。至於媽祖神像主體3億元部分,澎湖縣政府當時規劃以接受民間「主動捐款」方式辦理,並積極呼籲熱心的鄉親支持。倘若這個超過6億元的「大倉媽祖巨神像」順利完成,這個總高度達66公尺的公共建設自然會超越「南竿媽祖巨神像」,為澎湖縣贏得NO.1的榮銜。
如所周知,縣長王乾發的願景,因2014年底連任失利而暫時劃下句點。民進黨籍縣長陳光復上任後,鑒於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全區開發面積超過18公頃,必須環評,又加上生態和財政等考量,因此於2015年3月宣布終止「大倉媽祖巨神像」開發計畫。至於已完成的部分設施,則閒置至今。根據監察委員於2017年7月18日實地履勘該處,發現:園區現場荒蕪一片,除雜草叢生外,廢棄工程用具、鋼筋等散見各處,圍籬傾倒、鋼筋鏽蝕裸露,媽祖雕像基座完成多時,迄今已見鋼筋鏽蝕,內部尚堆積雜物;又部分媽祖雕像銅製板片遭包裝堆置於該園區臨海空地,且已放置多時,如未能妥善保存,板片恐已受潮損傷,對後續標售不無造成影響。
備受國人譴責、浪費公帑的「蚊子館」,其實還是要到達能夠完工、驗收而開放公眾使用階段,只是因使用者稀少,方有「養蚊子」之譏。現在的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其實是更糟糕的「爛尾工地」狀態。
大倉媽祖巨神像,襲來?
「大倉媽祖巨神像」要不要繼續推動,一直是澎湖地方正反意見爭論不休的話題。澎湖白沙鄉長宋萬富及代表會主席吳正利在2019年1月底與大倉村民向新任的國民黨籍縣長賴峰偉遞交「重啟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陳情書,希望重啟建設。澎湖縣政府日前決定將舉辦公聽會以全民調,屆時再依民調作決定。
競相與天比高的媽祖巨神像們是否真能保佑寶島台灣、庇護云云眾生?這是一個當代科學迄今難以解明的超自然課題,筆者無力多作析辯。不過,當興建這些媽祖巨神像乃至附屬設施的主體不是民間宮廟,而是係政府機關,且經費不是來自信眾奉獻,而是來自於納稅人公帑時,我們即有拋開宗教信仰偏好,用財政理性加以嚴肅檢討。澎湖縣府後續要辦理的公聽會或是民調,充其量不過是暫時把問題向後延宕而已。不蓋,則大倉島這塊「爛尾工地」將如何善後?要蓋,後續鉅額的建設經費,以縣府目前財政狀況,縣府能否負荷?「NO.1大倉媽祖巨神像」完工後的效益評估為何?會不會又是另一座蚊子館?這些問題,澎湖縣政府現在就應該忠實地把資料攤開在陽光底下,然後講清楚、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