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3

大數據:公務員加薪的政治偽科學

約從二○一○年算起,全球商業界興起探討大數據(Big Data)的浪潮。根據維基百科記載,二○一二年《紐約時報》某篇專欄宣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資料和分析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有人舉西班牙平價時尚品牌Zara為例,由於該公司精研顧客回饋意見與銷售績效,在第一時間將顧客意見反映商品上,第一時間了解客戶需求,縮短生產時間,因而榮登世界服飾龍頭寶座。更有鼓吹者頌讚,若個人電腦時代最大的殺手級應用是視窗作業系統,那麼雲端時代最大的殺手級應用即為大數據。

這股探討大數據的時尚,很快地也吹向了台灣的政治界。而且相較於企業界利用大數據去探求消費者需求與調整營運方針,消弭與消費者隔閡、減少營運成本。馬政府卻把大數據放在更具創意的應用面上。除了九合一選舉大敗後責成行政部門每天花時間在PTT蒐集網路輿情外,最新的傑作,便是行政院宣稱將以大數據分析結果,當作明年公務員加薪的重要決策依據。

根據《經濟日報》本月十八日報導,行政院以納稅人繳稅資料與勞保資料庫勾稽,找出各公司員工近三年薪資變化,進以判定企業有無加薪、加薪水準如何、那些人、那些行業最容易被加薪等數據。經行政院用大數據「撈出」全國五百多萬受薪員工後,得出過去三年,我國企業薪資成長近三%的愉快結論。由於行政院設計的公務員加薪指標中,多項關鍵數據呈現良好,參照行政院長毛治國先前一席「企業加薪,公務員也該加薪」承諾,一般認為明年公務員加薪以「追上民間企業步伐」的可能性大增。

大數據固然是當代尖端的資訊科學。但馬政府宣稱將大數據用在公務員調薪上,卻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偽科學(Pseudoscience)。用不著高深的學術理論,光經驗與常識,便足以戳破其中的欺瞞性。首先,從加薪時點而論,上次公務員通盤加薪時點為二○一一年,亦即二○一二年總統、國會大選前夕。本次行政院擬於明年加薪,恰又適逢總統、國會大選前一年,馬政府這次又研議公務員加薪,不過係故技重施而已。

其次,從政府財政情況而論,我國政府用人成本一向高居不下。除龐大薪資外,沈重退撫支出更是錢坑。軍公教三類人員退撫基金於二○一四年已入不敷出,差額達三十三億元,其中軍職人員二○一一年度、教育人員二○一四年都已收支短差,雖然基金運用收益尚有賸餘,但基金財務收支確已失衡。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估算,若全國軍公教人員明年起加薪,每加薪一%,政府每年支出將增加七十億元。調薪三%意味著國家歲出將增加二百餘億元。此時此刻,馬政府不積極推動公務員年金改革、整體人事費調降,以謀求財政健全。反而把心思放在公務員加薪,加重政府財政負擔,讓瀕臨崩壞的國庫更雪上加霜。行政院拿花俏的大數據當作偽裝,背後終究只是罔顧國家財政理性的赤裸政治算計罷了。

選舉只是一時,國家財政永續則是永久。中國國民黨選情再怎麼嚴峻,也不能趁執政最後一年恣意揮霍國庫,讓我國財政朝「苗栗化」方向疾駛!